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综合新闻
冷却塔蒸腾的水雾被新型除雾装置捕获,废水经过一整套先进设备变成清澈的回用水,雨水收集系统则将每一滴降水汇集到了企业用水账户...一场全方位的“节水革命”,正在重塑区域工业生态,书写着阿拉善高新区工业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阿拉善高新区地处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曾像一道紧箍制约着工业发展。为打破这一瓶颈,阿拉善高新区立足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蒸汽冷凝水回收和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改及再生水回用改造,同时,将再生水、集蓄雨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稳步推进地区工业企业节水工作,推动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2024年,阿拉善高新区累计实现节约用水275万立方米。
内蒙古瑞达泰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投用的循环水冷却塔,减少循环水蒸发量,每年节约用水约1万吨。
在内蒙古瑞达泰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控室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新投用的循环水冷却塔运行情况,时时记录温度和压力数据,确保新装置稳定运行。2022年该公司对现有冷水塔进行了升级改造,引入了先进的除雾装置,从而显著减少了水资源的蒸发损耗。“通过对循环水冷却塔进行改造升级,极大地减少了循环水蒸发量,现在仅这一项我们企业每年就可节约用水约1万吨。”内蒙古瑞达泰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南乖乖介绍道。
阿拉善高新区在深入实施节水行动中,鼓励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在推广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的同时,企业开展节水技改及再生水回用改造。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污水综合处理中心,构建自循环体系,确保污水能够“足不出户”,实现“自产自销”的闭环管理。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阿拉善高新区的用水大户,2024年公司投入2亿元,成立污水处理中心,通过在生产环节末端增设一套先进的废水处理系统,使污水回用规模达到2000立方米/天,实现了厂区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达到废水“零排放”。
阿拉善高新区高盐污水资源化处置项目是高新区首个工业污水零排放项目,也是周边地区首个蒸发分盐项目。
总投资2.25亿元的高盐污水资源化处置项目,是阿拉善高新区首个工业污水零排放项目,也是周边地区首个蒸发分盐项目。在阿拉善高新区高盐污水资源化处置项目预处理车间里,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检,记录分析装置运行数据,确保项目稳定运行。
该项目总经理李冬恒告诉记者,项目采用“预处理+多级膜浓缩+蒸发”工艺,日处理高盐污水可达3000立方米。处理后的再生水回用于园区企业的生产补充水,同时,把高盐水进行分盐结晶,进一步提纯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真正实现分盐结晶资源化,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和再生水资源化利用,通过对高盐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每年可新增再生水回用量近100万立方米。
目前,阿拉善高新区已有瑞信化工、中盐内蒙古建材、星大铁合金、泰兴泰丰、瑞达泰丰、灵圣作物及星汉新材料7家企业入选“自治区节水型企业”。阿拉善高新区各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转化落地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在阿拉善高新区,一场全方位的“节水革命”,正在重塑区域工业生态,书写着地区工业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在节水行动中,阿拉善高新区不仅深挖技术潜力,还积极拓展水源,将 “开源”“节流”同步推进。为将再生水、集蓄雨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打造“工业第二水源”, 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先后实施了高盐水资源化处置项目、贺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巴音敖包露头泉浅层地表水综合利用工程一期、二期工程、乌尔图沟雨洪水收集利用工程、七里沟雨洪水收集利用工程、苏海图沟雨洪水收集利用工程等,挖掘非常规水资源900万立方米。2024年全年非常规水用量再创新高,达到814万立方米,较上年提升53%,解决了20余家企业用水问题。
阿拉善高新区通过深入开展“节水行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节水型企业创建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实现了以更少的水资源消耗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
在节水之路上,绘就出一幅绚丽的工业绿色发展新图景。(刘丽娜 金晨 王进)